何时充电最省时省力?揭开充电桩背后的大数据
一根根充电桩汇聚成的充电数据,才是推动这个产业前进的原生力。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离不来充电桩的硬核支持,如同燃油车的发展离不开加油站一样。年初严选EV发布的《新能源用户调查报告》中显示,是否具备便捷的充电设施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充电桩建设将迎来酷暑模式
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依赖关系不必多说,现阶段提高车桩比是提升充电体验的有效方方法。
而我国现在有多少充电桩呢?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中国充电联盟充换电设施统计数据报告》,截止2020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4.5万个,其中公共桩53.1万个,私人桩71.4万个。
看起来不少,这个数据在全球也是 地位。甚至,中国一个城市的充电桩数量比欧洲某个 还多。
中国现在有多少新能源车呢?
现阶段,我国充电桩建设远不足规划提出的2020年建成500万个充电桩、车桩比1:1的水平。
现有数据下显然无法保障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充电体验,未来伴随新能源车辆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充电桩的数量及建设运营都面临新的机遇,当然也是挑战。
疫情之后,新基建已经成为产业增长的契机,5G基建、特高压、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将迎来利好。
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而言,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将为充电版块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整个充电桩行业将因此受益,借助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充电运营更加科学的管理、安全监控系统的完善,云平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等,中国的新能源充电网也将迎来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充电桩背后的大数据也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最强的原生力。
充电桩背后的有趣数据
当前,既有充电桩运营和用户使用习惯的大数据,在行业端无疑会给充电桩的新建及运营提供更多参考意义,甚至实打实的利润来源。
此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